许多人喜欢到酒吧去喝一杯。
酒店为何要叫“酒吧”?“酒吧”(bar)一词产生于粗犷的美国西部,西部人有点野,卖酒的小店老板生怕酒客打起架来砸了他们的柜台和货架,所以在柜台外面架起了栏杆,要打架就在栏杆外面打。bar就是“栏杆”、“横梁”、“棒条”的意思,从此,这样的小酒店就叫“吧”。最早的酒吧里是没有桌子和凳子的,同样是不想让喝醉酒的人待在酒店里;想喝酒就靠在栏杆上喝,喝完了走人。
到了19世纪,美国的大饭店里都开始设酒吧,上档次的饭店一般都有一个法式餐厅和一个美式酒吧。1919年,欧洲开始兴起酒吧文化,而当时正是美国的禁酒年代。苏格兰人哈里·麦克埃尔霍恩在巴黎开设了一家“纽约酒吧”,他的酒吧有特色、有气派、有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那么大。这个酒吧后来成了知识分子和文艺界人士聚会的场所,美国作家海明威、法国作家萨特、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等都是这里的常客。哈里的“纽约酒吧”供应180多种鸡尾酒。今天,全世界都有按哈里模式建造的酒吧。
调酒师的调(鸡尾)酒表演是酒吧的特色之一,曾经有一个时期,酒吧的生意不景气,为了吸引客人,调酒表演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。自从美国影片《鸡尾酒》公映后,调酒表演更加普及。
鸡尾酒是两种以上不同饮料以一定方法(调和法、摇和法、搅和法、兑和法)混合成的一种新口味含酒精冰镇饮料。这种混合饮料为什么要叫鸡尾酒,说法颇多。有的说以前在斗鸡比赛结束后,要用一杯酒和一根败鸡尾毛向胜鸡主人祝贺,故名之。另一种说法认为鸡尾酒(cocktail)是从法语coquetier来的,两个词发音接近,但法语中的coquetier是(吃带壳煮鸡蛋用的)“蛋杯”的意思。一个名叫安托万·佩绍的法国药剂师将一种混合饮料装在蛋杯中供人享用,“蛋杯”到了英语中被讹传为“鸡尾”。还有一个比较浪漫的传说:在美国有一家酒吧,一天,很多军官来这里喝酒,可是女招待发现酒吧里各类酒的存货已经不多,她情急生智,将各类酒混在一起,并用一根鸡尾毛搅拌。军官们尝后交口称誉,问她是什么酒,她随口答道:“鸡尾酒”。
鸡尾酒的调配是一门学问,有人说鸡尾酒有4000至5000款。德国奥尔登堡“巴里斯塔”酒吧的调酒师托马斯·霍夫洛格会调400种鸡尾酒,而且不需要用量杯。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,还是心绪不好的时刻,不妨到酒吧去坐坐,即便不是冲着啤酒、鸡尾酒,也该领略领略调酒师的拿手戏。 |